天天天晴之倫敦自由行(15) 自然史博物館~色香味的感官記憶  

倫敦(15).JPG

 

今天晚上21:10的班機返台,預約了4:30的送機服務,算算白天還可以擠出6~7個小時做最後衝刺。倫敦市區還有好多地方要去:自然史博物館、波羅市場、海德公園,St. James Park…,我喜愛大片綠地,一度貪心的想要從住宿的大使飯店走到海德公園,再走到St. James Park…

 

倫敦(15)-1.jpg
步行的路線約57分鐘,直覺可以試試

 

可惜時間有限,最終聽從老爺的建議,先徒步走到離飯店不遠的自然史博物館,之後搭車到波羅市場吃午餐,午餐後到海德公園,再步行回飯店拿寄放的行李,等Klook的送機專車來接。St. James Park,留待下一次吧!

倫敦(15)-2.JPG
地鐵站外的小商店,看了幾天,終於在最後天下手

 

倫敦(15)-3.JPG
小商店賣印度點心,可加熱,比起超市的冷三明治暖胃多了

 

倫敦(15)-4.JPG
自然史博物館大門整修,需要從側門進入

 

倫敦(15)-5.JPG
等開館入內參觀的人龍

倫敦(15)-6.JPG
隊伍中的老爺與少爺

 

倫敦(15)-7.JPG
一進到館內馬上被這充滿科技感的通道所吸引

 

倫敦(15)-8.JPG
從另一個角度看,電梯上的人們像是要到異星球的探險者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擁有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七千萬件,包括植物、昆蟲、礦物、古生物和動物五大主題,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以下就跟著我一起走馬看花吧!

 

倫敦(15)-9.JPG
有趣的Sunday Stone

 

星期日石頭的成分是碳酸鈣,是一種人為生成的石頭,生成於煤礦的排水管壁上,因為白天和夜晚產生的煤塵水平不同而呈條紋狀。寬的條帶則是因為週日沒有積極採礦,所以沒有煤塵。因為這特性與工作日相呼應,所以稱為Sunday Stone

 

倫敦(15)-10.jpg
炫麗的礦石

 

倫敦(15)-11.JPG
完整的魚化石

倫敦(15)-12.JPG
館內參觀的人潮

倫敦(15)-13.JPG
當地小朋友正的校外教學

倫敦(15)-14.JPG
大自然是精巧的美學大師

倫敦(15)-15A.jpg
各種珍禽標本

倫敦(15)-16.JPG
館內的人類演進史

倫敦(15)-17.JPG
中場休息~回到網路世界

倫敦(15)-18.JPG
哺乳類展示館裡大到驚人的藍鯨骨架

倫敦(15)-19.JPG
頭髮灰白坐著的女士是解說員

倫敦(15)-20.JPG

人氣最旺的恐龍館

倫敦(15)-21.JPG
碰上許多學生團體校外教學

倫敦(15)-22.JPG
懸吊大廳長達83英呎的藍鯨標本

倫敦(15)-23.jpg
老爺之前曾看過的梁龍在2017年夏季退休了,
沒看到有點可惜,挖出官網的照片過過乾癮

倫敦(15)-24.JPG
長毛象

倫敦(15)-25.JPG
Hintze Hall,後方居高臨下的是達爾文雕像

倫敦(15)-26.JPG
現代人朝聖的共同肢體語言

倫敦(15)-27.JPG
博物館外的小攤販,第一次在倫敦大街上看到不是集中管理的個別攤販

 

自然史博物館帶領我穿越時空,與年少時的自己相遇:還記得從國中時代,我就展現出對生物學科的喜愛,高中選組時的第一志願是丙組生物系。後來加入許多現實的考量,還是聽從媽媽姊姊的建議選念文組,我不會用可惜或遺憾來定論選念文組,因為轉彎後的風景,一樣有動人的亮點,只是無法改變的是我心中對動物的極端喜愛與好奇,常常看到一個動物眼神、一張圖片,還有現在拜科技之賜看到許多精彩的動物影片,都會讓我心情悸動許久,那種喜悅與滿足,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最後,回到上一篇提到的,參觀博物館的重點。對我來說,參觀博物館,比知識更吸引我的是燈光、顏色、氛圍,以及味道,就是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身體每一個細胞的反應,織就出的獨一無二的個人記憶。我可能不會站在一件展品前,細細閱讀文字介紹,但是絕對會記得看到的當下心裡的感受。知識性的資訊,一個指令就可以蒐出成千上萬筆資料,然而感受攸關個人的情感連結,除非自己身歷其境,否則都只是想像,稱不上是經歷,更無從成為回憶。

大英博物館陳列人類文化的軌跡與藝術,自然史博物館則是生物的奧妙與演進,兩者都是此次倫敦之旅我最愛的地方。

 

日期標籤: 2019/7/02 DAY 7 (Part 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倫敦自由行 自然史博物館
    全站熱搜

    拉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