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楓樹湖 ~ 要五毛給一塊的賞花行
3月6日晚上接到運動社團同學的邀約,隔天(3月7日)想趁變天前的好天氣休假去走走紓解工作壓力,正好趁花季期間去淡水楓樹湖看她嚮往已久的木蘭花。我對賞花並不熱衷,但是對淡水有股奇特的喜愛,總覺淡水是自成一格的城市,別具人文特色。因為隔日沒有別的安排,很快敲定這臨時起意的賞花行。
一路搭車到淡水,不得不說~淡水好遠啊!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距離,讓淡水得以一直保有自己的特色,沒有被「台北化」吧!楓樹湖對我是全然陌生的地方,也沒做行前功課,完全是跟走跟玩的無賴心態。到淡水捷運站,好友問旅遊中心公車資訊,得到一個明確的搭車訊息:搭乘F103可以在離楓樹湖最近的地方下車,下車後步行20分鐘即可抵達目的地,其他車班下車點離楓樹湖還有40分鐘的步行路程。F103車班不多,幸運的是我們正好趕上發車時間。上車不須刷卡,免費搭乘。
中型巴士開在崎嶇的山徑上,一路向上,原來楓樹湖不是一個低地湖泊,而是在山丘之上。站在車廂內窄窄的走道上,隨著巴士上山轉彎,兩腳不斷地變換重心,彷似步行前的肌肉暖身,是說還沒開始走就覺得腳痠了呀! 到了楓樹湖前一站觀光果園時,因為路旁停滿車子,上行的巴士與下車的私家房車完美的演繹了黑羊白羊的故事~會車會不過,偏又無路可退。僵持了幾分鐘後,司機先生讓乘客們先下車,他再與對向來車慢慢喬出會車的方式。
ã遠方一大叢粉嫩櫻花,是人工栽種還是野生的呢?
ã終點站已有一大票人準備搭車下山,正所謂「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ã雅致的別墅,選擇遠離塵囂住在這兒,花季期間卻有絡繹不絕的遊客,應該不勝其擾吧!
ã一路往上走,非假日人潮依舊不少
ã繼續走....
ã終於看到路旁園子裡的一大片木蘭花
好友直嚷嚷這木蘭花與她想像的不同,她對木蘭花的印象來自戲劇步步驚心裡的一支髮簪,以為是細緻小巧的花朵;我對木蘭花沒有概念,只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巾幗英雄花木蘭。木蘭花個頭不小而且開滿枝枒,感覺就是大開大闔的直爽女漢子,不是弱不禁風需要人保護的小女人。
ã木蘭花(前)與其後的櫻花,剛柔立分
ã當地剛出土的蘿蔔,如果不是因為扛不動,真想帶幾個回家
ã來到一個賣吃食點心的歇腳處,時間已經是下午1:13
早上出發時還想著賞完花後到淡水老街大啖美食,這會兒看起來時間似乎沒有餘裕了。慶幸阿桑將沒吃完的早餐打包帶在身上,正好當作午餐的能量補給。
ã看路標這裡是折返點
ã在官方的指標外,另有手寫的路標指示「秘境,不要放棄....」
ã往秘境的小徑,下山的人都說「值得!」
ã途中經過一大片茶花園,茶花掛滿枝頭掉滿地,仿佛宣示著揮霍不盡的青春
ã桃粉...
ã艷紅...各有姿色
ã路旁小屋,很適合作畫的題材
ã經過一小段約45 度的濕滑陡坡,終於來到滿天粉紅星星的桃花源
莫非這裡就是剛剛在山腳下看到的引人注目的櫻花叢?
ã盛開的桃花微低著頭,帶著一抹嬌羞的韻味
ã人面櫻花相映紅
ã山澗流水繁花似錦
ã真有種走入桃花源的感覺
ã感謝好友邀約,帶我領略這一方世外桃源
ã民宅主人不僅將自家廁所無償開放給遊客使用
(在這買不到衛生紙的時候還附有免費衛生紙呢!)
ã還在屋外放置茶水供人取用,完全是佛心來的,讓我好佩服!
如果我是這空間的主人,應該沒有這樣的大度吧!
ã一樹櫻花千朵紅
不曾追花賞櫻,今日一見傾心~~
雖只七分鐘的距離,已經明顯感受到桃花源比山腰的休息處濕冷多了。預定看木蘭花,卻在流連在茶花與櫻花叢中,折返原定路線已是下午2:30,帶著滿山粉黛的絕美記憶回頭尋找此行要拜訪的主角木蘭花。
ã木蘭花的種植有其淵源
ã隔著圍籬拍照,總有搔不到癢處之憾
正準備離開時,有位先生開了木蘭花園子的鐵門,身旁一位遊客客氣的請求讓大家進去參觀拍照一下,開門的先生爽快答應,謙稱自己是工人,並一再提醒大家不要逗留太久,不要踩泥地,要走中間的水泥道路。
ã近距離仰望木蘭花
ã近距離俯看木蘭花
ã另一頭也零星種著幾顆木蘭花,顏色與品種不太一樣
ã與稍早看到的茶花一樣,木蘭花一樣是開滿枝頭落滿地,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幸運入園的遊客們把握時間奮力拍照,只聽到那位開門讓我們入內參觀的先生一直對著園裡喊「不要踩泥土,請走水泥步道」,可不是? 我前方一位女士就大喇喇的踩進泥地裡為了與花合影,還好她在聽到提醒後即步出泥地,不一會兒,我又看到她走入泥地,這回我直接出聲提醒她,待我們繞了一圈轉回頭時,她又再度踩在泥地上,甚至在我們離園後,從圍籬外向內看,又看到她四度踩在泥地當中! 真令人生氣!!
ã「請走中間水泥步道」斗大的文字提醒,
外加主人遊客出聲制止,到底是哪裡弄不懂呢?
ã有白目的人,也有溫暖的人,幫大家爭取入園的先生幫我與同伴們拍照,
留下這張三美圖,為今天畫下完美的句點
聽從主人「不要逗留,換別人進來看」的提醒,我們帶著滿足感激的心情離開,覺得自己好幸運,碰上這樣的機緣。
ã步出花園,門外已經排滿了等待入園的遊客
返程為了趕搭接駁公車,不再多做停留,到公車站牌時,正好接駁車進站,再一次感恩我們的好運氣。接駁車班次不多,起站已經擠到水洩不通,儘管如此,司機先生還是每站停靠,前面幾的停靠站勉強可以擠上一、兩個人,有趣的是,光是看人們上不了車的反應就可以品味人生百態:有些人在車下時努力擠上車,但是一上車之後就開始勸退後面想接著擠上車的人,完全證明站的位置不同,思維也不相同;有些人瀟灑的對車內的人揮手一派從容(反正急也沒有用);有些人不屈不撓...話說有位帶著菜籃車的老太太嚷嚷她等很久了,不顧車門關不了,硬是連人帶車卡在門口,僵持了一會兒之後,總算喬出位置讓老太太可以站立。車內乘客緊挨著彼此,開始有人討論起車子班次的問題,這時一位當地居民才發出不平之鳴,原來這種不收費的巴士是服務社區居民的社區巴士,理當只讓居民搭乘,花季來賞花的遊客,事實上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權益。原來如此,剛剛車上的人還覺得老太太固執自私,沒想到是我們乞丐趕廟公,對老太太真是感到非常抱歉,只是~~~這車班是捷運站的旅遊服務中心提供的,不知者無罪! 郎嗯西挖台A啦!!!!
[後記]
因為格友Yao在臉書上回應,讓我決定把自己煞風景的另類感觸寫出~
賞花當天另一個深刻感觸是:台灣有閒的人真多!以前工作時難得休假外出活動,不論是踏青或吃飯,也都是遇上類似的情況,高檔餐廳高朋滿座,絲毫看不出景氣衰退。Yao提到這群人同質性很高,我想大家心知肚明。因為制度造成的社會兩極化現象,需要勇氣智慧與公民素養來修正,可惜目前看來不太樂觀。另一個潛藏在心裡的情緒是惶恐~想像自己而今而後過著類似的吃喝玩樂遊山玩水的人生....光想就覺得膩了! 我還年輕,該給自己的人生設個更有意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