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愛大作戰之再遊墾丁重拾戀愛滋味(3) ~ 沙灘、燈塔、吹風看夕陽
離開墾丁國家森林公園後,回飯店換裝,行李箱裡沒有夏天的衣服,至少換上比較薄的毛衣來因應南台灣的艷陽。
【福華小灣】
趁著中午的高溫,穿上此行帶的最薄的衣服、換上拖鞋到飯店的私有沙灘玩水。沙灘遊客不少,跟早上在國家森林公園裡看到的一樣~國外遊客比本地人多。本地人大多穿著背心短褲,老外則是標準的泳裝泳褲裝備,還有幾位穿著比基尼的妙齡女子,讓這一小方沙灘更顯青春無敵!
ã看到幾個年輕人穿著泳裝躺在沙灘上做日光浴,青春無敵愜意無比。
老爺問我有沒有帶短褲,「我有帶高領套頭發熱衣!」
ã我與老爺兩人家穿著長袖、牛仔褲,唯一勉強符合海邊戲水的配件是拖鞋
ã以往最喜歡撿拾沙灘上的石頭,現在知道要物留原處,拍張照片記錄一下就好
ã海浪不斷將石頭沖上岸,再將部分捲回海裡,
最後將誰留在沙灘上,不知是海浪的抉擇還是石頭的意志
ã小灣海灘緊鄰著一片礁岩,限縮的腹地,卻也呈現多元的樣貌
陽光正好海水正藍,告訴自己,下次無論什麼季節來墾丁,都要帶上泳衣,雖然我懷疑自己有勇氣穿著泳衣上海灘。寫著寫著,腦海竟響起一首趣味橫生的英文老歌 "Itsy Bitsy Teenie Weenie Yellow Polka Dot Bikini"
【船帆石】
船帆石腹地不大,只稍作停留拍照。
ã還是覺得這個船帆,更像是下巴浸入水中的男人的側臉~
有著高高的額頭跟翹翹的鼻子
【鵝鑾鼻燈塔】
鵝鑾鼻燈塔最初修建於清朝,背後有船難與住民衝突的慘痛背景,甲午戰爭後遭撤離台灣的清兵焚毀。日據時代日本人重建燈塔,燈塔現在的樣貌則是在台灣光復後於1962年由政府整修。「塔高21.4公尺,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180萬燭光,每十秒一閃,照射距離達27.2海浬,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鵝鑾鼻位於台灣南端海角,曾被視為台灣最南的象徵,現有更實事求是地「台灣最南點」地標,鵝鑾鼻不再是台灣之最,然因其珊瑚礁石灰岩形成的怪石、巨礁及洞穴等奇特地理景觀上,以及美麗海景,被視為「台灣八景」之一。
ã鵝鑾鼻遊客很多,有不少陸客及國內團體客,
大概是這裡的拍照地標明確且腹地相對小些,團體旅遊比較好掌控時間
藍天綠地陽光,讓人心情自然而然的放鬆,人~也整個年輕起來。經常出國出差的老爺鮮少悠哉度假,這次的小旅行感受到他很樂在其中,我則是少女心大噴發,完全卸下女兒、媳婦、媽媽,甚至是老婆的角色,只管享受戀愛的滋味。人有時就是必須藉由距離來釋放自己~正因為遠水救不了近火,才能真的放下工作責任與家人的牽掛,否則就會一直處在standby的待命狀態,無法真正休息。所以~舟車勞頓離開熟悉的環境出外度假,refresh生活感受絕對有其必要!
ã因為太開心,沿路忍不住偷襲(偷親)老爺,臉皮薄的他一路閃躲,耳根都紅了! ^-^
ã原本可以通往珊瑚礁石灰岩景觀的海邊棧道因上次颱風嚴重受損而封閉
颱風過後這一區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岩洞、小徑封閉,走在其中仿如小時候玩的紙捲藏寶圖,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出口。有趣中夾雜著一點陰森的恐怖。
【龍磐公園】
時間還早,還有餘裕到龍磐公園吹風看夕陽。龍磐公園在墾丁東海岸,是位於鵝鑾鼻及風吹砂之間的一大片廣闊草原,前方濱臨太平洋。因為地層隆起,部分珊瑚礁岩層崩落而形成的崩崖地形,讓遊客可以居高臨下的遠眺曲折有緻的海岸。
ã請老爺協助拍一張圈起太陽的照片,老爺納悶這樣拍有特殊用意嗎?
早上在國家森林公園裡吸取芬多精, 下午在海灘上聽濤曬太陽, 傍晚在龍盤公園與風共舞...,多元又豐富,我好愛墾丁!
******************** 舊時光 ********************
ã2008年鵝鑾鼻
ã2008年鵝鑾鼻,當時的海濱步道還可以暢行無阻
[後記]
出發前網路訂房時,原想入住的夏都竟已客滿,可白天又沒看到遊客。這疑問在今天傍晚得到解答.....
只是~~來墾丁只逛大街, 太辜負這裡的好山好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