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公車遊澳門
(4) ~摩肩擦踵 觀光熱點朝聖


澳門(4)

 

豔陽依舊,比起昨天偶爾多雲且風大的天氣,更適合四處趴趴走的旅人。今天的目標是歷史城區的西半部與東半部,包括最具地標意義的大三巴牌坊及東望洋燈塔。往城區西部的公車站牌在鄰近的巴黎人酒店前,離飯店不到五分鐘的路程,雖然才經過昨天一天的實務演練,對澳門的公車路線倒是熟悉許多,我想這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最佳詮釋,不管資料讀的多詳細,都不如親身體驗走一趟。

 

從客房所在的南翼到飯店正門大堂,最快的捷徑是穿越賭場。如果帶著小朋友,那就非得要繞著賭場外圍走一大圈。

 

澳門(4)_1_巴黎人酒店

ã巴黎人酒店與威尼斯人酒店屬同一集團

 

在連貫公路搭乘26A公車前往中區殷皇子馬路,從議事亭前地接續昨天的行程。這一區人潮很多,在在顯示其為澳門的觀光要鎮。

 

澳門(4)_2_議事亭前地
ã
光天化日下再看議事亭前地

 

澳門(4)_3_耶誕裝飾
ã
十一月底,到處都在進行耶誕節裝飾

 

這一代的幾個標的是民政總署、澳門仁慈堂及三街會館。在小巷弄裡穿梭尋找,總算找到三街會館。心得是~不要用觀光的角度來找建物,因為這些歷史建築不但隱身市集中,而且不必然有外觀上的特色。乖乖的按圖索驥才是上策,還好老爺擅長使用離線地圖,一路上都讓google地圖幫忙帶路。 

 

【三街會館】

三街會館看起來就是一座廟宇,可是不稱妙而稱會館有其歷史意涵,「三街」是指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會館」則是由三條街道的商行組成。三街會館初設時為商人議事的場所,會館開設之初,即設關帝像供奉。

 

澳門(4)_4_三街會館
ã
由於起初時議事場與廟宇合一,而後來三街會館功能消失,
廟宇成為了會館的主要功能,故現在人直呼其為「關帝廟」。

 

澳門(4)_5_入門處屏風
ã
與台灣廟宇很大的不同是,進入廟宇後,
看到的不是大堂而是一片類似屏風的隔板,不知道是否有特殊用意

 

澳門(4)_6_磚牆
ã
僅有一小部分的牆面是原來的老磚瓦,大部分都是後來修建的

 

澳門(4)_7_早市
ã
三街會館旁的早晨市集,除了型態與台灣香港的市集類似外,
連販售的東西同質性都極高
 

 

簡單吃過早餐後(這早餐可是老爺最大尺度的突破,容後再說)繼續觀光行程。

 

【板樟堂前地、玫瑰聖母堂(聖物寶庫) 、主教座堂】

在人群中穿梭,不一會兒來到板樟堂前地及玫瑰聖母堂。如前一篇所說,前地多為建築前不太大的空地,地上以黑白小磁磚鋪設成流線型的圖案。

 

澳門(4)_8_玫瑰堂

 

聖母堂始建於16世紀末,最初只用木板搭建,所以華人稱其為「板樟堂」,17世紀改為磚造建築,19世紀中遭火災焚毀,重建後成為現在的樣貌,所以,現在看到的建築本身歷史並不久遠。

 

澳門(4)_9_玫瑰堂寶物室


聖堂旁的鐘樓改建為聖物寶庫,展出澳門教區的文物,除了聖器之外,還有不少衣物。這些文物對澳門來說是歷史上重要的一頁,拉長時間空間,卻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好啦,我承認我是被自家故宮的文物養壞了胃口。

 

繼續步行往前主教座堂。來澳門第二天,看了好多教堂,規模都不大,我也看不明白其中的差異,建築本身的硬體或許可看性不高,然而無形的宗教信仰卻頗堪玩味,這彈丸之地有著高密度的教堂,是因為葡萄牙人對宗教格外虔誠? 是離鄉背井的葡人透過宗教尋求精神上的支持與慰藉? 抑或純然出於天主教徒全心想拯救世人的熱忱?

 

澳門(4)_10_主教座堂
ã
主教座堂

 

澳門(4)_11_耶誕場景布置
ã
耶穌誕生場景

 

主教座堂建築的色調線條都冷靜理智,戶外的馬槽布置溫暖有故事,我昏昏沉沉,因為...

 

澳門(4)_12_日光浴
ã
暖洋洋的太陽曬的我真想發懶,就地躺下來個穿衣日光浴

 

 【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

大三巴牌坊無疑是澳門古蹟觀光的地標,特別是時間有限的短暫停留,大三巴牌坊更是拍張到此一遊的最佳場景。

 

澳門(4)_13_大三巴商店街
ã
到大三巴牌坊前會先經過一條商店街,兩旁都是伴手禮名店,
店家大方的在路邊試吃大放送招攬生意,店裡擠滿了購物地觀光客

 

澳門(4)_15_拍照陣仗
ã
看這一字排開的拍照陣仗

 

是不是對「大三巴」這名稱感到好奇? 說穿了,就是音譯。大三巴牌坊是位於聖保祿山的天主之母教堂前壁。「三巴」這個名字是來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大三巴」之名由此而來。至於教堂呢? 被大火燒毀了! 聖保祿教堂最早創建於1583年,經歷兩次火災後,於1602 年重建,重建後的教堂是奉獻給聖母,又被稱為聖母堂,其中最具特色的前壁與石階一直到1640年才完成,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835年教堂再次遭到祝融之災,整座教堂只剩前壁及68級台階。因為教堂前壁與中國古代的牌坊非常相似,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歷經三次大火的教堂多災多難,遺留下來的部分以歷史遺跡之姿矗立在68級階梯之上,很有死而不僵的氣派。

 

澳門(4)_14_殘餘建築
ã
1835年的火災之後,教堂只剩前壁及68級台階

 

澳門(4)_16_門外門內
ã
外牆與內牆

 

大三巴牌坊旁有一座規模不大的哪吒廟,哪吒廟與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舊城牆一側,兩者相較雖然顯出比例上的懸殊,然而不大的廟宇香煙嬝繞,總覺得這當中透著中西文化的差異,東方韌性強,不拘形式,"存在"才是王道。

 

澳門(4)_17_哪吒廟
ã
一西一東、一大一小,對比出許多人文上的差異

 

舊城牆遺址是大三巴和哪吒廟後的一道黃土牆,是澳門舊城城牆僅存的一部份。可惜這歷史古蹟顯然對時下的年輕人意義模糊....

 

澳門(4)_18_古城牆修復中
ã
當下的塗鴉爬滿城牆,我們到的時候,古城牆修復中

 

澳門(4)_19_哪吒廟斜巷
ã
哪吒廟前的斜巷陡坡,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度差

 

澳門(4)_20_戀愛巷
ã
戀愛巷,中西宗教殿堂夾縫中的凡人選項

  

【大砲台】

大三巴牌坊右側階梯向上,經過綠蔭小徑,即可抵達大砲台。大炮台城堡建基石為3.7米厚的花崗石,昔日是軍事防線之核心,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

 

澳門(4)_21_大砲台城牆
ã
很有古意的城牆

 

澳門(4)_22_大砲一字排開
ã
沿著城牆布設的大砲,火力綿密

 

澳門(4)_23_射程
ã
不知這大砲射程多遠,現在的戰事應該派不上用場了吧?

 

澳門(4)_24_大砲台一隅

ã砲台邊緣的十字線,不知用途為何

 

澳門(4)_25_博物館
ã
位於大砲台的澳門博物館

 

繼續往下一個景點挺進,澳門的斜巷(斜坡路段)真不少。

 

澳門(4)_26_下山
ã
這一路都靠老爺用離線地圖找路確認方向

 

 澳門(4)_27_望德聖母堂A
ã
望德聖母堂

 

經過望德聖母堂,不打算多做停留,後來因為對道路名稱好奇停下拍照。上網查詢才知望德聖母堂的前身是聖辣撒祿堂,一開始只是一座位於澳門舊城城牆之外的木建簡陋教堂。因為教堂是專為痲瘋病人而設,因此聖母望德堂又被稱為「瘋堂」或「發瘋寺」。

 

澳門(4)_27_望德聖母堂B
ã
這裡的道路也因之命名瘋堂斜巷

 

 

【二龍喉公園 】

二龍喉公園位於澳門松山山麓,曾是澳門總督的夏宮,因附近火藥庫爆炸損毀(似乎很多澳門建築都遭遇火劫)。二龍喉公園已脫離歷史城區,不能算是觀光重鎮,然而避開觀光人潮與路線看看當地的道地生活一直是旅遊的私房樂趣所在,老爺出發前就將其納入預定行程中~搭纜車上山,可以輕鬆登頂遠眺。

 

 

澳門(4)_28_路程距離

ã這一趟路程較遠些,正好遠離觀光人潮

 

澳門(4)_28_國父紀念館
ã
路上經過的國父紀念館,隱身在車水馬龍之中

 

澳門(4)_29_雜貨店
ã
公園旁的小雜貨店,仍是台灣早期柑仔店的呒模樣

 

澳門(4)_30_纜車
ã
明明就看到纜車吊軌,為何不見纜車?而且四周一片冷清!
問了一旁的大叔,原來週一公休!
 

 

走了一早上的路,兩隻腳真有點乏了,大叔說上山大約30分鐘。30分鐘階梯上坡路,我與老爺著實猶豫地一下,這與原來計畫的「花兩分鐘搭纜車上山」,差異也未免太大了。有剛剛雜貨店買的飲用水做後盾,就上山吧,今日事今日畢,明天另有行程計畫。 

 

澳門(4)_31_花團錦簇
ã
入口處花團錦簇

 

澳門(4)_32_半山
ã
不一會兒到了纜車終站,原來纜車也只到半山,所以差異不大,大約只多花了10分鐘

 

澳門(4)_33_後半段階梯
ã
上山的路涼爽有風,比想像中容易些,

 

澳門(4)_34_暈用隧道
ã
軍用隧道週一不開放,殘念!

 

澳門(4)_35_安步當車
ã
下山的路多為坡道,陽光下安步當車,也是愜意的優閒

 

【東望洋燈塔、聖母雪地殿教堂】

東望洋燈塔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燈塔旁邊設有一座具17世紀葡萄牙修院特色的聖母雪地殿教堂。這裡另有一特殊意義:燈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標值,為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 

 

澳門(4)_36_東望洋燈塔

ã我們爬上一個小山坡後,白色鑲黃框的燈塔與教堂印入眼簾~
依舊是小巧袖珍的風格,右側可以看到砲台

 

 從一開始訝異於建築的小,到後來欣賞其巧,陽光扮演關鍵角色。

 

澳門(4)_37_觀景平台
ã
燈塔及教堂前有一個觀景平台,沒有圍籬,
站在其間視野開闊,卻也有點恐怖

 

澳門(4)_38_東望洋燈塔
ã
平台上攝影及操控無人機的人們

 

澳門(4)_39_借位的視覺差
ã
從平台的位置拍,燈塔教堂顯得更小

 

澳門(4)_40_還原尺寸
ã
站在燈塔下方,還原實際大小

 

澳門(4)_41_拍拍拍
ã
老爺平時出國出差都是獨來獨往,幾乎沒有拍攝個人照片。
這回老婆同行充當攝影師,拍出不少帥照呢!

 

澳門(4)_42_東望洋砲台
ã
東望洋砲台

 

澳門(4)_43_綠蔭道路
ã
下山的綠蔭道路

 

跟老爺隨機找家附近的小餐館吃午飯。用餐時間,店裡座無虛席,看來清一色都是當地人,這也算是走入尋常生活的體驗吧!餐後在一旁的超商買了幾瓶啤酒,步行到塔石體育館搭車回氹仔。今晚要看水舞間表演,打算好好利用房間裡深得我心的起居室喝杯咖啡休息一下,養足精神觀賞稍後五點鐘的水舞間表演。 

 

澳門(4)_44_東望洋燈塔
ã
規模算大的雜貨店,相中一包口味特殊的洋芋片,竟是台灣製造

 

澳門(4)_45_自動人行步道
ã
今天順利的從官也街走到望德聖母灣街

 

澳門(4)_46_自動人行步道
ã
搭上自動人行步道回飯店

 

澳門(4)_47_咖啡時光
ã
在我極愛的起居室裡,享受咖啡啤酒的優閒午後

 

 日期標籤:2016/11/28

 

arrow
arrow

    拉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